

衡中同卷 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卷B 历史(一)1试题答案,目前大联考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衡中同卷 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卷B 历史(一)1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单位:千瓦时·米2)分布示意图和图示P河段两岸崖壁的三叠纪厚层砂岩天然“浮雕”景观图。据此完成14~16题。100丽10941500日14.形成图示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空气质量【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材料可知,该地太阳辐射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由于受海陆位置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我国总体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会影响太阳辐射,受降水影响,年太阳辐射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所以影响该地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15.Q处河流大拐弯形成的原因是A.流速缓慢,河流摆荡B.受山脉阻挡,河流绕行C.地势平坦,河曲发育D.河流泛滥后,取道低地【答案】B【解析】Q处形成大转弯是因为黄河流经该地受山脉阻挡,河流绕行;若Q处地形平坦,流速缓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侧蚀作用强,河曲发育,该河段应出现多次弯曲,与材料不符;河流泛滥后,取道低地不一定会出现大转弯。16.下列对P河段两岸崖壁天然“浮雕”形成过程的推测,最合理的是A.沉积作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C.流水侵蚀→风力沉积→风力侵蚀D.沉积作用→风力侵蚀→流水侵蚀【答案】A【解析】观察图可知,P河段两岸悬崖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应为沉积岩;因此应是先由黄河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再由地壳拾升及流水的下蚀作用,逐渐露出水面,再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故“浮雕”的形成过程依次经历了沉积作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迎风坡植树法是库布齐治沙人探索出来的一种治沙良方。借助库布齐沙漠风向特点,在流动沙丘迎风坡的三分之二处以下植树种草,集中在沙丘的下部挡住来风,利用风力削平未造林的沙丘上部,填埋沙丘底部,使流动沙丘得到固定、高度下降。据此完成21~22题。110E40N风21.最符合图示沙丘形态的俯视图是08,81G1实答D但林将限A【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西北地区盛行西北风,A图符合;B图中迎风坡为西南坡,说明盛行风为西南风;C图中迎风坡为东北坡,说明盛行东北风;D图中迎风坡为东南坡,说明盛行风为东南风。22.只在沙丘迎风坡三分之二处以下植树的主要原因是A.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顶部侵蚀B.节约成本,提高效益C.地势较低,水源较多D.光照充足,易于成活【答案】B湖中【解析】据材料可知,沙丘迎风坡三分之二处以下植树种草,只可以阻挡下部来风,无法减少来风对顶部侵蚀;充分利用风力的侵蚀,削平未造林的沙丘上部,能节约治沙成本,提高效益;只在沙丘迎风坡三分之二处以下植树是为了使流动沙丘得到固定、高度下降,而不是为了利用该区域的地势和水源条件,且该区域不一定有水源条件优势;沙漠地区光照充足,植物能否成活主要取决于水源是否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