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衡水金卷先享题 高二同步周测卷 新教材新高考(人教版)/英语(十)10答案,目前大联考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2-2023衡水金卷先享题 高二同步周测卷 新教材新高考(人教版)/英语(十)10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答案】D【解析】“乳臭子”属于专有词语,是对年轻人的蔑称,谓年幼无知,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两项;“军府大权”属于偏正短语作主语,“军府”修饰“大权”作定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版籍,指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也指领土、疆域。文中指后者。B.宣慰,指大臣代皇帝视察某地,宣扬政令,安抚百姓。C.缗,古代穿铜钱的绳子,借指成串的钱,通常以一千文为一缗。D.朱紫,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代指高官:也比喻是非优劣。【答案】A【解析】“文中指后者”错,文中指前者,指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怀谏被夫人召集诸将拥立为副大使,主持军务。但他年幼体弱,军政大事全都由家奴蒋士则决断。B数千名士兵环拜田兴,请他担任留后一职。田兴最终顺从军心,杀死蒋士则等,把田怀谏迁到府外。C.魏博五十多年没有接受过天子的教化,李绛认为,如果对其重赏,就能安抚士兵的心,使四邻羡慕。D.田兴对朝廷派来的裴度极其尊敬;遵循朝廷法律,缴纳赋税;为人简朴,奢侈过度的房屋从不居住。【答案】D【解析】“从不居住”错误,应该是“承嗣以来”不居住,选项表述过于绝对。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田氏不为屠肆,则悉为俘囚矣,何烦天兵哉!(4分)【答案】田氏不是被杀害,就是全部被俘获,哪需要劳烦天子的军队呢!(2)弘正常恐一旦物故,魏人犹以故事继袭,故兄弟子侄皆仕诸朝。(4分)【答案】田弘正常常担心(自己)一旦去世,魏博的人仍旧按照旧例世袭节度使,所以(让他的)兄弟子侄都在朝廷中做官。15.魏博能够归顺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①李绛准确判断形势,策略正确。②朝廷采纳李绛建议,没有攻打魏博;重赏魏博将士,安抚军心。③魏博节度使田兴忠于朝廷。【参考译文】唐宪宗元和七年秋天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夫人元氏召集众将拥立田怀谏为副大使,主持军务。召回田兴任步射都知兵马使。辛亥日,(皇上)任命左龙武大将军薛平为郑滑节度使,想依靠他控制魏博地区。【参考译文】唐宪宗元和七年秋天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夫人元氏召集众将拥立田怀谏为副大使,主持军务。召回田兴任步射都知兵马使。辛亥日,(皇上)任命左龙武大将军薛平为郑滑节度使,想依靠他控制魏博地区。李吉甫请求派兵去讨伐魏博,李蜂认为对魏博不必用兵,(它)将会自动归顺朝廷。李绛说:“如今田怀谏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不能自行处理决断事情,军府大权必然落到他人手中,众将领待遇厚薄不均,必然产生怨恨恼怒,互不服从,既然这样,那么从前分兵的计策,正好成了今天祸乱的根源。田氏不是被杀害,就是全部被俘获,哪需要劳烦天子的军队呢!所以臣认为不必用兵,可以坐等魏博自动来归顺。”皇上说:“好。”田怀谏年幼体弱,军政大事都由家奴蒋士则决断,(蒋士则)多次根据爱憎调换众将领,众人都满腔愤怒。朝廷的命令很久还没到,军中人心不安。田兴早晨进府,数千名士兵围住田兴下拜,请(他)担任留后一职。过了很久,田兴估计难以脱身,就对众人说:“不要侵犯副大使,遵守朝廷法令,申报军民户籍,请求委派官吏,这样以后我才答应。”(众人)都说:“行。”田兴便杀了蒋士则等十多人,把田怀谏迁到了府外。魏博监军把上述情况奏报朝廷让皇上知道。皇上对李绛说:“你预料魏博的事像符契一样符合。”李吉甫请求派中使去表示慰问来观察事态的变化,李绛说:“不可以。如今田兴奉上他的土地军队,坐等朝廷下达命令,不乘此时推心置腹地去安抚招纳,用大恩大德去结交他,而一定要等中使到了那里,拿上将士的表章来为他请命,然后才授给他,那就是恩惠出自下属,不是出于皇上,将士们显得重要了,朝廷的恩泽却变轻了,他感恩戴德的心也远非现在任命可比。”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甲辰日,任命田兴为魏博节度使。李绛又说:“魏博五十多年没接受天子的教化,一旦拿六州的土地来归顺朝廷,好像剜了河朔的心脏,推翻了叛乱的巢穴,如果没有超出他们希望的重赏,那么就无法安抚士兵的心,使四邻受到鼓励而美慕。请求拿出宫内仓库的一百五十万贯钱来赏赐给他们。”十一月辛酉日,派知制诰裴度到魏博表示慰问,把一百五十万贯钱赏赐给军士。裴度给田兴讲述君臣尊卑的道理,田兴听他讲,整夜不疲倦,对待裴度的礼数极其庄重。(田兴)奉行朝廷的法令,缴纳赋税。田兴从继承节度使以来,过度奢侈的房屋,一律避开不住。元和八年春,赐予魏博节度使田兴名弘正。田弘正入朝,宪宗对待他非常优厚。田弘正常常担心(自己)一旦去世,魏博的人仍旧按照旧例世袭节度使,所以(让他的)兄弟子侄都在朝廷中做官。宪宗都把他们提拔到显赫位置,家中全是身穿朱色、紫色官服的人,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家非常荣耀。
【答案】B【解析】“军”是动词,“于寻阳”是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济”是动词,作谓语,“自横江”是后置状语,应在“济”之前断开,排除C、D两项。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台兵、台省、台城,在本文中分别指朝廷军队、中央政府机构、都城建康。B.丙辰,古人以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用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文中指干支纪年。C.宗庙,文中指皇帝祭祀祖先的庙宇。古制为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女学D.寇仇,即“寇雠”,指仇敌,敌人。如《孟子·离娄下》中“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答案】B【解析】“文中指千支纪年”错,由语境可知,此处应为纪日。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苏峻叛军的攻势,朝廷军队屡次抵抗均失败,陶回建议在小丹阳伏击叛军,被庾亮拒绝。B.朝局危险,卞壶慨然请缨,率领郭默、赵胤等人先后与苏峻在西陵、青溪栅决战,而最终战败。C.苏峻乱兵攻人朝堂,司徒王导等人护卫皇帝,面对士卒,褚翜严词斥责,苏峻乱兵不敢上殿。D.太后下诏任命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务,而他以未有功先拜官不合适为由拒绝了。【答案】B【解析】“卞壶慨然请缨”错,原文是“诏以卞壶”。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各遁逃以求免,何以为臣!(4分)【答案】国家祸乱不能匡正,君王危险不能救助,各自逃跑来求得免祸,还怎么做人臣呢!(2)峤素重亮,亮虽奔败,峤愈推奉之,分兵给亮。(4分)【答案】温峤素来看重庾亮,庾亮虽然战败奔逃,温峤却更加推崇他,分出兵力给庾亮。25.“板荡识忠臣”,面对朝廷危局,文中文武将士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请简要概述。(3分)【答案】①卞壶多次率军与苏峻叛军作战,最后带伤上阵,父子三人均力战而亡;②钟雅临危不退,恪尽职责;③建康失守后温峤与庾亮、范汪等商议要及时讨伐叛贼。【答案】温峤素来看重庾亮,庾亮虽然战败奔逃,温峤却更加推崇他,分出兵力给庾亮。25.“板荡识忠臣”,面对朝廷危局,文中文武将士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请简要概述。(3分)【答案】①卞壶多次率军与苏峻叛军作战,最后带伤上阵,父子三人均力战而亡;②钟雅临危不退,恪尽职责;③建康失守后温峤与庾亮、范汪等商议要及时讨伐叛贼。【参考译文】晋成帝咸和三年,温峤来救援建康,军队驻扎在寻阳。丁未这天,苏峻率领祖涣、许柳等士卒二万多人,渡过横江,登上牛渚山,驻扎在陵口。朝廷的军队多次抵抗苏峻,但屡次战败。二月,庚戌日,苏峻率军到达蒋陵的覆舟山。陶回对庾亮说:“苏峻知道石头城有重兵把守,不敢直接前来,必定从小丹阳南抄小道徒步前来;应当在此埋伏进行截击,可以一战擒获苏峻。”庾亮没有听从建议。苏峻果然率军从小丹阳前来,迷了路,加之夜间行军,军队混乱不整。庾亮听说后,就很后悔。朝廷下诏命令卞壶都督大析以东军事事务,率领郭默、赵胤等人的军队与苏峻在西陵交战。卞壶等人大败,死伤士卒多达几千人。丙辰这天,苏峻进攻青溪栅,卞壶率领各路部队拒敌,但无法阻止其攻势。苏峻又乘着风势纵火焚烧,烧毁中央政府机构及各个营寺官署,(这些地方)一时间荡然无存。卞壶背部的痈疮刚好,伤口尚未愈合,他支撑着身体率领左右侍卫苦战至死;两个儿子卞畛和卞盱跟随在父亲身后,也冲锋战死。他们的母亲抚摸着尸体痛哭说:“父亲是忠臣,儿子是孝子,我还有什么遗憾呢!”苏峻的军队进入皇城,司徒王导及光禄大夫陆晔、荀崧、尚书张阅一同登上御床,护卫成帝。任命刘超担任右卫将军,让他和钟雅、褚哭侍立左右,太常孔愉则穿着朝服守护宗庙。当时百官逃奔离散,宫殿、台省悄然无声。苏峻的士兵进来后,呵斥褚翼命令(他)退下。褚翼直立身子不动,呵斥他们说:“苏冠军来觐见皇上,手下的士兵岂能侵犯逼近!”因此苏峻的士兵不敢上殿。有人对钟雅说:“你秉性坦荡正直,必定不为寇仇所容,何不早作打算!”钟雅说:“国家祸乱不能匡正,君王危险不能救助,各自逃跑来求得免祸,还怎么做人臣呢!”温峤听说建康失守,号陶痛哭;有人前往探问,也是相对悲泣。庾亮到寻阳后宣谕太后诏令,任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授予徐州刺史郗鉴为司空。温娇说:“今天应当以夷灭叛贼为要务,尚未建功却先授官,还怎么示范天下!”于是推辞不接受。温娇素来看重庾亮,庾亮虽然战败奔逃,温峤却更加推崇他,分出兵力给庚亮。庾亮、温峤准备起兵讨伐苏峻,但道路阻断,不知道建康的消息。适逢南阳人范汪到寻阳,说:“苏峻政令混乱不一,贪婪强暴,肆无忌惮,已显现出灭亡的征兆,虽然强大,但很容易转化为弱小,朝廷到了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应当及时进攻讨伐他。”温峤深以为然。庾亮征召范汪为参护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