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联考数学试题答案,目前大联考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联考数学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文本解读】文本由三则材料组成,内容围绕“‘互联网 ’模式对中国图书出版行业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互联网 ”模式是当今中国图书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材料二借由统计图的形式简洁明了地介绍了2010~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实体店和网店销售额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实体店销售额的增幅较之网店相对较小的现状。材料三主要介绍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中国图书出版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三则材料简明精练,行文条理清晰,通俗易懂,体现出对当代文化产业的关注和思考。7.D(3分)【考查点】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解析】D项,“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于文无据。从图1可以看出,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的年度增长率从2010年到2011年递增,从2011年到2013年递减,从2013年到2014年递增,从2014年到2015年递减。因而实体店经历的过程应是:增长一下降一增长一下降,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并未趋于平稳。8.A(3分)【考查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析】B项,“已经成为一种主流”于文无据。由材料一第一段“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可知,“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并不能说明这种转变“已经成为一种主流”。C项,“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偷换概念。由材料一第二段“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可知,各类出版社是“成立部门”而非“借助已有的部门”。D项,“图书作为传播平台”张冠李戴。由材料三中“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产生巨大的效益”可知,互联网作为传播平台能为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而非图书。9.①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②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③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每点2分,共6分)【考查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解析】由材料一第二段“‘互联网 '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看出,图书出版业在经营模式方面的转变,是传统出版业与新兴媒体融合的结果。由材料一第二段“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和材料三“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可以看出,图书出版业在营销模式、赢利模式上趋向多元化、多样化由材料三“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可以看出,图书出版业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文本解读】刘慈欣是中国新生代科幻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擅长展现涉及人类生存的宏大主题,其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微纪元(节选)》这篇小说展现了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思考,文本构思巧妙,想象纵横恣肆,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隐藏在灵动精致的故事情节中,特色鲜明。对培养考生的科学精神激发考生的想象力、拓宽考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大有裨益。4.B(3分)【考查点】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析】B项,“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分析错误。由文中“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可知,选项第一句表述正确:小说倒数第二、三段“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人类还在,文明还在”表明“地球领袖”的形象是真实存在的,并非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5.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渍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每点2分,共6分)》【考查点】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解析】解答本题,可分别从着陆前与着陆后两个角度分析着陆前:由“那事已经发生过了”“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等语句可知,先行者知道地球灾难已经发生,但他仍心存侥幸,希望地球还存在。当他看到广场上的人群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些画面是虚拟的,这说明他又深知那些侥幸是不存在的,可见他心情非常复杂。着陆后:由“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一最后一个人类”“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等语句可知,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地球的荒凉,认为自己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孤独和绝望使他难以忍受。由“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可知,先行者意识到他所看到的画面可能不是虚拟的,这使他重新燃起了希望。6.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每点3分,共6分)【考查点】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解析】结合题干要求可知,需先筛选出“科学”与“幻想”在文中的具体体现,再结合文章分析二者的关系。科学方面的体现:从小说整体的情节构思看,地球因灾难而毁灭,又因文明而重生,符合宇宙发展的历程,体现出科学性;从局部细节看,文中的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现实的游戏”“着陆舱”“视频眼镜”等元素体现出科学性。幻想方面的体现:小说对“宏纪元”“微纪元”的塑造不符合客观现实,这些都是作者的幻想“科学”与“幻想”的关系:结合“科学”与“幻想”在文中的体现可知,作者对“宏纪元”“微纪元”的幻想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诸如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所以“科学”是“幻想”的基础:“幻想”侧重于对未来的想象,借助想象提升主旨,为主旨服务,作者幻想出“宏纪元”“微纪元”,主要是为了对人类文明进行思考,所以“幻想”既要立足于科学,又要突破科技的限制,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和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