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上)高一期末考试文理 数学答案,目前大联考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上)高一期末考试文理 数学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管子·地员》篇把全国一般地区的土地分为三等十八类九十种,并记述了各种土壤上栽培的作物。如粟土,“尽宜桐、柞,莫不秀长。其榆其柳…群木蕃滋数大,条直以长。”此外,对其他十七种土壤,如沃、壤、沙等也有类似的记载。这反映出我国早期农业A.铁制农具已开始使用B.已产生了因地制宜的思想C.生产关系正发生质变D.生产力发展呈现不平衡性【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我国早期农业能根据土色、酸碱度和肥力,结合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在各种土壤种植和栽培所适宜的农作物的情况,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我国早期农业土壤分类及农作物栽培的情况,没有反映出我国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生产关系质变、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等信息,故排除A、C、D三项。
1.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世界各地人民,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农业的发明使人类A.从食物的生产者变为采集者B.从定居生活转为迁徙生活C.从攫取性经济转为生产性经济D.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变【答案】C1幸客【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农业的发明,使得人类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到种植经济的发展,从迁徙生活向定居生活发展,也就是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故选C项,排除A、B两项。农业的产生不能体现人类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