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名校联考 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地理L试题答案,目前大联考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全国名校联考 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地理L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答案】D【解析】“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了回忆、想象中的竹子”错,尾联写的应是自然界的南轩竹。1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在《竹石》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6分)【答案】相同点:这两首诗中的竹子都具有无惧困难的勇气,曾诗中的竹子虽遇冰霜,但愈显鲜明动人;郑诗中的竹子面对肆虐狂风的千磨万击,却还坚劲挺拔。不同点:曾诗中的竹子更多姿多彩,清高脱俗,无论是在旱天、雨中、霜后,都呈现出潇洒的姿态;郑诗中的竹子更预强不屈,展现出昂扬的生命力,竹子生长在“破岩”石缝中,环境恶劣,但依然坚定不移。
【答案】B【解析】B项,“描绘了诗人穿行于山中晚归的画面”说法错误。领联是诗人眼中的匡山景象,而不是“诗人穿行于山中晚归的画面”。6.诗人少年时在匡山读书学剑,24岁离开了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离开匡山时的内心情感。(6分)【答案】①对匡山优美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②对山中闲适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③对未来的向往期待(实现理想的决心),欲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清明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