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德英才大联考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数学试题答案,目前大联考答案网已经汇总了炎德英才大联考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数学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的“不曾愁”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天真烂漫、娇憨的情态。B.第二句紧承首句,用春日盛妆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C.后两句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并说出了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这是平日所积聚的情感的爆发。D.开头写少妇“不曾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抑扬的写法,深刻表现了少妇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答案】C【解析】“并说出了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错误。从诗中来看,诗歌写少妇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迅速而突然,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而是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12.“杨柳色”为何会引起闺中少妇的“怨悔”之情?请结合诗歌意象的“暗示性”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0分)》鱼木寨东面古柏参天,怪石嶙峋,悬崖峭壁上有一条石栈天梯,这是目前寨子周边保存得最完整的原始交通设施。天梯包括许多块条石组成,镶嵌在人工开凿的岩壁石孔中。石梯向外伸出大约60厘米左右,人站在天梯顶端俯瞰山下,令人目眩。石栈天梯共500余级,分九道拐,顶端设有卡门。卡门由大石墩筑成,高三米,厚两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鱼木寨的先民是文明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成就了鱼木寨今天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雄壮的主寨楼是入寨的第一关,。耸立在绝壁汇合的脊背上,两面皆是悬崖。寨门一关,断绝了进寨的唯一通道,只能。当地人称此地为“寨颈”,狭窄险要。站在寨楼放眼远眺,依稀可见寨楼两翼的,以及挂在山崖处一串串飞流直下的瀑布。16.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固若金汤气势磅礴望而却步残垣断壁B坚不可摧气势磅礴望而生畏断井颓垣C.固若金汤气壮山河望而生畏断井颓垣D.坚不可摧气壮山河望而却步残垣断壁【答案】A【解析】固若金汤:形容城池或阵地坚固,不易攻破。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根据语境“高三米,厚两米”可知,此处主要强调其坚固,应选用“固若金汤”。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这里描述的对象是“主寨楼”,应选用“气势磅礴”。望而却步: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根据前文“断绝了进寨的唯一通道”可知,此处应选用“望而却步”。残垣断壁:形容衰败破旧的景象。断井颓垣:指破败的景象,形容村舍荒凉。此处形容“寨楼两翼”,应选用“残垣断壁”。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天梯包括许多块条石组成,镶嵌在人工开凿的岩壁石孔中。石梯向外伸出大约60厘米,人站在天梯顶端俯瞰山下,头晕目眩。B.天梯由许多块条石组成,镶嵌在人工开凿的岩壁石孔中。石梯向外伸出大约60厘米左右,人站在天梯顶端俯瞰山下,头晕目眩。C.天梯由许多块条石组成,镶嵌在人工开凿的岩壁石孔中。石梯向外伸出大约60厘米,人站在天梯顶端俯瞰山下,头晕目眩。D,天梯由许多块条石组成,镶嵌在人工开凿的岩壁石孔中。石梯向外伸出60厘米左右,人站在天梯顶端俯瞰山下,令人目眩。【答案】C【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包括…组成”句式杂糅,将“包括”改为“由”,或删去“组成”;二是“大约…左右”成分赘余,删去“大约”或“左右”;三是“人站在天梯顶端俯瞰山下,令人目眩”中途易辙,前句主语是“人”,后句应承接前句继续说人的感受,但“令人目眩”主语却是“险峻的天梯”,可将“令人目眩”改为“头晕目眩”。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C项。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6分)【答案】①比喻句由本体“鱼木寨的先民”、喻体“文明的种子”和比喻词“是”组成。②把鱼木寨的先民比作文明的种子,写出了鱼木寨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文明,书写历史。③比喻手法的运用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们更好地认识鱼木寨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