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师联盟 2023届高三冲刺卷(二)2 福建卷物理试题答案,目前大联考答案网已经汇总了百师联盟 2023届高三冲刺卷(二)2 福建卷物理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7.【参考答案】(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出口贸易总额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2006年达到顶峰。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高,外循环(或发展开放型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重大发展。(2分)2006年至201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总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这反映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转变为国内因素(消费与投资),经济发展逐渐以内循环为主。(2分)(2)①近年来,我国GDP中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经济增长动力逐渐转向国内消费与投资。(2分)②我国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2分)③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不断带来新的投资,新动能不断涌现。(2分)④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2分)【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为背景,考查经济内循环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考生的政治认同和综合思维能力。【解析】第(1)问要求考生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根据图表,2001年到200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2006年达到顶峰。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高,外循环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2006年以后,进出口贸易总额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总体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至2019年降至30%左右,这反映了我国经济逐渐以内循环为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与投资。第(2)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客观经济依据,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含材料一与材料二,不能只分析材料二)。考生根据材料一可推断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消费与投资,而不是外循环。考生根据材料二,可以抓住完整的工业体系、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新动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等关键词句组织答案。
18.【参考答案】(1)山体高大,面迎西风气流,降水较丰富(1分):海拔高,气温低,降水以降雪为主(1分);积雪在低温环境下再结晶聚积,形成冰川冰(1分)山体具有一定坡度,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易流动(1分)。(2)降低冰川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2分):石块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快,加速冰川融化(2分)」(3)西风带来的水汽在通过准噶尔盆地到达天山北坡时,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较多(2分):海拔较高、蒸发较小,可以满足森林的生长(2分)。(4)季节:夏季。(2分)理由: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泉水丰富(2分)。【命题意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各类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该题以托木尔峰和汗腾格里峰附近的冰川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解析】第(1)题,分析冰川形成条件时,可按“有雪一有冰川冰一有冰川”的思路进行。受西风影响,山地降水量较多:海拔高,气温低,降水以降雪的形式为主;低温利于积雪转化为冰川冰;山体坡度较大,利于冰川冰向下流动形成冰川。第(2)题,冰川面上的石块不仅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导致石块周围的冰川融化:还可降低冰川面的反射率,增加冰川吸收的太阳辐射,加速冰川融化。第(3)题,森林的出现需要从水、热两个角度分析。天山北坡是西风进入准噶尔盆地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加上适当的热量条件,可以满足森林的生长。第(4)题,温泉水量的季节变化与其补给形式有关;该地泉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因此气温最高的夏季是其水量最大的季节。归纳总结干旱地区林带出现的条件由于森林对水热条件需求较高,因此出现林带的地区必须满足:适宜的水分(尤其是土壤水)和温度。在千旱地区,只有山地迎风坡一定高度的地带,才有适宜的水热条件能满足森林生长,形成林带。在林带以下因水分条件不足,在林带以上因热量条件不足,均不能形成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