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一)生物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全国大联考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山西省2020-202一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2、山西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
3、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
4、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
5、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
6、山西省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二阶段检测卷
8、山西省2024至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卷
9、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
10、山西省2024到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
生物试题)
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解题分析】据图可知,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光呼吸的过程为C与O2反应,最后在线粒体中生成CO2,故光呼吸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A项正确;运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可通过适当增施有机肥,提高C○2的浓度,从而抑制光呼吸发生,B项错误;从能量代谢角度看,光呼吸和细胞呼吸最大的区别是光呼吸消耗ATP,细胞呼吸产生ATP,C项错误;据图可知,O2/CO2的值偏高有利于光呼吸的进行,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D项错误。14.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育种和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在特定情境下灵活运用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能力,突出基础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解题分析】根据题中四组杂交结果,不难分析出白色为隐性性状,且玉米籽粒颜色至少由四对基因控制。第一组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l5:1,设甲的基因型为AaBbCcDd,则丁的基因型为aabbecdd;由第三组杂交后代表现型中发现白色籽粒玉米所占的比例为1/128[由(1/2)×(1/4)×(1/4)×(1/4)得到],故可推知乙有四种基因型,可能为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根据第四组杂交后代白色籽粒玉米所占比例为1/32[由(1/2)×(1/2)×(1/2)×(1/4)或1×(1/2)×(1/4)×(1/4)得到],若设乙的基因型为aaBbCcDd,.则可推知丙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Dd、AabbCedd、AaBbccdd、aaBbCedd、aaBbccDd、aabbCcDd。综上分析,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基因至少有四对,A项正确。植株甲测交(AaBbCcDd Xaabbecdd),其子代中AaBbCcDd:aabbecdd-1:I,故子代中每对基因均杂合(AaBbCcDd)的个体数和纯合(aabbccdd)的个体数相等,B项正确。甲(AaBbCcDd)和丙(如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edd、aaBbccDd、aabbCcDd)杂交,子代玉米籽粒为白色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X(1/2)×(1/4)×(1/4)=1/64,即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63:I,C项正确。植株乙(如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自交,子代中纯合个体数所占的比例为1×(1/2)×(1/2)×(1/2)=1/8,杂合个体数所占的比例为1一(1/8)=7/8,即子代中杂合个体数是纯合个体数的7倍,D项错误。15.A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等有关知识,题干素材紧扣教材和生活实际,要求考生有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解题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基因)多样性,A项错误;根据图1的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可能是种群1,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决定甲虫进化的方向,B、C两项正确;若种群2达到遗传平衡时,黑色个体(基因型为AA或A)占19%,则白色个体占81%,a基因频率为90%,则A基因频率为10%,D项错误16.ABD【命题意图】本题以瘦素与人体肥胖的关系为情境,要求考生运用突触的结构、神经递质的传递等必备知识来解答相关问题,主要考查考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突出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解题分析】当图1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起③抑制时,③处的膜电位发生变化,静息电位差更大,更难兴奋,A项错误;图2中的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间隙,③为突触后膜,①②③构成突触,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后,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自由扩散是物质跨膜的一种方式,B项错误;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C项正确: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那么,中枢不会被抑制,机体仍然可以大量进食,仍可能导致肥胖,D项结误。17.(1)等位基因(1分)(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分)HhXX或HhXX(2分,写全得2分,不全或不对得0分)0(2分)1/21(2分)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参考答案第3页(共6页)【22·(新高考)CCJ·生物学(一)一HU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