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二铺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本期全国大联考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在不断完善,并未完全建立,故排除A项;十五大之后已开始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故排除B项:民法典属民法范畴,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发展关系不大,故排除C项。9.A【解析】材料中王崇伦事迹彰显了建设新中国的艰苦奋斗精神,故选A项,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和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故排除B、C两项;国民经济恢复已于1952年年底完成,故排除D项10.D【解析】1983年我国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时期共青团委托出版《五讲四美手册》,助力了当时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故选D项;“五讲四美”与法治意识和改革创新关系不大,故排除A、C两项;公民美育课程体系正在建设中,没有完善,故排除B项。11.A【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共中央不断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颁布符合新时期要求的纲要,反映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及其成效,故排除B、C两项:我国实行依法治国,非以德治国,故排除D项。12.A【解析】不同时期的劳动模范形象与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点相符合,党和政府通过塑造这些劳动模范形象引领了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念,故选A项;劳动模范形象不同是因为时代变化,而非评选标准缺乏延续性,故排除B项;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社会形态没有发生过变化,故排除C项;中国精神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故排除D项。13.B【解析】由材料可知,各地“精神名片”的推出有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表达,有助于推动社会价值体系重建,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城乡关系,故排除A项;“精神名片”的内涵以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博爱品格为主,主要目的不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故排除C项;“精神名片”利用传统文化阐释时代精神,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是在彰显传统文化的价值,故排除D项。14.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86年到2012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它适应了现代化建设需要,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故排除A、B两项;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已开始转移,故排除D项。15.D【解析】由材料可知,此活动通过让模范家庭代表讲述感人故事,宣扬无私奉献、爱国爱家的好家教好家风,从而弘扬了新时代的文明风貌,故选D项;活动主要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故排除A项;新时期中华民族已基本完成思想解放,社会文明开化亦早已成风,故排除B、C两项。16.(1)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并通过法律保障人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