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大联考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作者: 来源:全国大联考 2023-08-02 14:22:12  阅读:42次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正在持续更新,本期全国大联考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东城区历史2024高二期末考试
    2、北京市东城区2024高三二模历史
    3、东城区高三历史期末2024
    4、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
    5、2024北京东城区二模历史
    6、北京市东城区2024高三期末历史
    7、2024东城区高三期末历史
    8、东城区2024历史二模答案
    9、2024年东城二模历史
    10、2023-2024东城区高三期末历史
A.恢复传统儒学教育B,消除满汉部族界限C革新传统祭孔礼仪D.强化国家一统意识16.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组织摘译的《各国律例》不仅都分翻译了瑞士滑达尔所著的《国际法》,还创造了关于西方政治体制诸律好司(上院)、“甘文好司"(主院)厂“巴厘满(议会)等一些新鲜词汇。这说明,《各国律例》()A.金面介绍了西方的政治法律B.为国人引入了近代意识C.旨在服务于现实战争的需要D.瓦解了清廷大潮上国观念17.编涕《四洲志》时,林则徐有意调换了原书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非洲-欧洲一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同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由此可知,林则徐()A.彻底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B.倡导学西方的制度和器物C缺乏对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D,率先迈出向两方学的步伐18.甲午战争后,李鸿章上书光绪帝:“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白强克敌,天下幸甚。”张之洞也认为“不变其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这反映出(A李鸿章张之洞接受维新变法思想B.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有新发展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变法图强思想成为思想界主流19.1876年,郭嵩卷出使英国,将沿途见闻记入日记使西纪程》。书中盛赞西方的政治制度。该在国内小量印发后,遭到顽固派的攻击、谩骂,潮廷将其书毁版,禁其流传。导致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对西方列强存有戒心B.中国书刊发行体制尚不规范C.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D.守旧官员极力维护传统体制20.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时务报》和《新民从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时政评论。它们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征服了万千读者,时人将这些文章的写法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这一现象()A反映了戊戌变法拥有泛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C.印证了报刊成为维新变法的宜传重心D.掀起了文学革命的热潮21.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一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因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22.下图所示为1898年,戊戌变法时圳全国部分新设普通中小学堂课程要览。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本文标签: 北京大教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