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大联考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考试试卷

作者: 来源:全国大联考 2023-08-01 09:28:26  阅读:39次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本期全国大联考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8.【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时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宜言》内容,再结合解放战争的形势可知,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进人战略反攻阶段,故选B项。推动人民军队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故A项排除;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开始占据优势,是在三大战役期间,故C项排除;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对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到1947年七八月间被粉碎,故D项排除。19.【答案】A【解析】1949年眷夏之间,正是民主革命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提出尽可能多的团结小资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主要是孤立国民党反动派,加速革命胜利,故选A项。材料主要是实现政治意图,恢复国民经济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B项排除;争取国内和与民主是在抗战刚刚结束时期,故C项排除:建国初期经济恢复阶段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是限制和利用,故D项排除。20.【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是因为全国解放以后,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建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土地改革中,争取富农在土改中采取中立的立场,使地主阶级更加陷于孤立,消除农民在发展生产中的某些顾虑,加快土改,因而有利于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故选D项。当时土地改革是主要任务,农业合作社的推广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故A项排除;彻底解除土地改革的阻力的说法过于绝对,也不可实现,故B项排除;土地改革是当时新民主主义政策的一部分,其具体的某一规定也符合这一政策,不能说违背了政策,故C项排除。21.【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和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宣传画体现了地方积极选举人大代表,并对人大代表寄予深切希望,反映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故选C项。选举方式多种多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土地改革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民主法治才得以确立,排除D项。22.【答案(【解析】材料关键语句为“1956年”“留学生回国”,党和国家争取留学生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因为大规模建设急需技术人才,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内教育改革的信息,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争取在美国的留学生回国,主要是关国教育发达,在美留学生人数多,材料没有美国与中国争夺人才的信息,故B项排除;当时外交主要方向侧重社会主义阵营和亚非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封锁政策,故D项排除。23.【答案D【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时间1962年,主要内容是工业与农业比例关系和轻重工业之间比例关系,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国民经济困难,党和政府实行对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经过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得到改善,故选D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故A项排除;《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故B项排除;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的不足是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出现重大失误的原因,故C项排除。2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以及周恩来讲话,这一事件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乒乓外交有利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利于当时外交工作打开新局面,故选B项;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和解,排除A项;周恩来在讲话中肯定了过去中美两国人民的来往频繁,是为改善现实中美关系,目的不是强调过去的友好关系,排除C项:由于内外因素,以尼克松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对华态度和政策的有所改善,但周恩来讲话希望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主要原因在中国自身的需要而不是美国,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答案】(1)边最民族观:内外有别;天下一统。(4分)原因:承袭了蒙元时期的疆域概念;传统中原王朝的“天下观”以及“华夷之辨”的影响:儒家“大一统”观念的【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