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同步练习(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本期全国大联考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考试试卷)
并列举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5分)38.(10分)选官用人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也反映出社会关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魏晋以来,仕者多世家。逮南北分裂,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如南之王、谢,北之崔、卢,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犹印然以门第自负,上之人亦缘其门第而用之…往往其时仕者,或从辟召,或举孝廉,虽与两汉无异,而所谓从辟召、举孝廉之人,则皆贵胄也。一一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4《选举考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4分)材料二《两唐书》所记载的830名唐代进士中,士族子弟达589人,占总数的70.96%:小姓约109人,占13.213%:两者合占84.1%,寒素家子弟132人,仅占总数的15.9%…唐朝一直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仕伍”。北宋明确取消了这一限制,使过去一直被排斥于仕途之外的“工商杂类”子弟和边远地区的士人都有了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机会,可以说,到了宋代,科举取士几乎已无任何身份上的限制了。无论是官宦、世家之子,还是贫贱、下人之后,均可同场应试,试卷经弥封、誊录后,除试卷所反映出来的才能高低外,已无任何差别,亦即是说,所有的应试者均站在同一台上参与竞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一摘编自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代到宋代科举制发生了哪些变化,并说明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哪些重要的新变化?(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