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含解析)考试试卷

作者: 来源:全国大联考 2023-07-31 03:47:33  阅读:42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本期全国大联考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度主要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题干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北宋政治革新,故D项错误。10.D【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农业生产。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种植棉花、植桑养蚕多于种植水稻,说明棉花、蚕桑收益大于水稻,经济作物种植多于传统农作物,反映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新变化,故D项正确。A项“普及”与材料信息和史实不符合,故A项错误。明清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信息不能体现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11.A【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时期“西学东渐”。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明朝时西方自然科学传入中国,由“徐光启与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合作修订历法、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利玛窦还绘制并交付刊印《坤舆万国全图》等多幅世界地图,具体介绍了全球地理知识”等可知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处于传统科技总结阶段,出现一批著名科学家和科技总结性巨著,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信息体现的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处于起步阶段,“日益加强”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西方科技,但是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故D项错误。12.C【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该学者片面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但忽视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是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故A项错误。该学者主张学西方先进科技,但又拒绝抵抗英国侵略,B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合,故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改革政治体制是维新变法运动,故D项错误。13.C【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认为洋务运动不能反映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发展,不能代表中国历史前进的方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巩固清朝统治,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故B项错误。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而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受到洋务运动刺激和诱导的,故D项错误。14.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这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短暂的发展机会,故B项错误,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5.C【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由题干材料信息“减收”“扣除”“副产物”可知农民负担减轻了,收入增加了,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和抗日积极性,故C项正确。由“减租减息”可知是限制封建剥削,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土地改革问题,故D项错误。16.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造。解题关键是理解“全行业公私合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私股的赎买改行“定息制度”,统一规定年息五厘,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故B项正确,D项错误。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项是1952年底,故A项错误。C项是改革开放时期,故C项错误。17.B【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雅典人在希波战争中的英勇表现,由“每个人就都尽心竭力地为自己做事情了”可知“摆脱了僭主的桎梏”的雅典人在战斗中“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保卫城邦而战,故B项正确。僭主政治是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马其顿灭亡了希腊,而不是波斯,故C项错误。希波战争是国家间的战争,“每一个人就都尽心竭力地为自己做事情了”,这说明雅典民众为了打败敌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绝非只是为了维护个人利益,故D项错误。18.A【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6一17世纪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由题干材料信息“商品交易所”“粮食交易所”“综合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等可知,当时欧洲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故A项正确。B项是新航路的影响,排除。C项是工业革命完成后,故C项错误。D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排除。2022-2023学年九江十校第一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